-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2组治疗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敷贴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治疗组予穴位敷贴联合黄芪建中汤,比较2组对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以及各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的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经C13呼气试验检测,治疗组Hp根除患者35例,根除率为87.50%,对照组Hp根除患者26例,根除率为65.00%,治疗组根除Hp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联合黄芪建中汤能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
-
关键词:
- 穴位敷贴 /
- 黄芪建中汤 /
- 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
-
[1] 高绪文, 郑明新, 李继莲.简明消化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84.
[2] 王琨, 段丽萍.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0, 19(8):766-769.
[3] 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28-445.
[4] 房静远, 刘文忠, 李兆申, 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口[J].胃肠病学, 2013, 18(1):24-29.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2, 32(6):738-743.
[6] 张万岱, 陈治水, 危北海.胃肠道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11):2701-2703.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2, 32(6):738-743.
[8]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78-179.
[9] 毛雪梅, 罗文, 梁秀芳, 等.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8):215-216.
[10] 张春花.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3):72-73.
[11] 王红, 李鹏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4):84-87.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4
- PDF下载数: 144
- 施引文献: 0